9月29日,根據(jù)廈門海關技術中心鑒定,廈門海關日前在入境船舶檢疫中截獲的近千只倉儲害蟲為鷹嘴豆象和赤擬谷盜,其中鷹嘴豆象屬于我國進境檢疫性有害生物。這也是廈門海關首次從入境船舶檢疫中檢出該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9月26日,廈門海關關員在對來自印度尼西亞塔巴尼奧港入境船舶“特羅吉爾”號實施登臨檢查時,在船舶的食品倉庫干貨間5包袋裝豆子中檢出近千只倉儲害蟲。
現(xiàn)場關員發(fā)現(xiàn)害蟲后,立刻告知船方,嚴禁船方人員食用該食品,避免引起消化道疾病,同時對這些袋裝豆子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倉儲害蟲進一步擴散傳播。經現(xiàn)場采樣送實驗室鑒定,這些倉儲害蟲分別為鷹嘴豆象和赤擬谷盜。
據(jù)悉,鷹嘴豆象是鞘翅目豆象科昆蟲,是豆類作物殺手,主要危害豇豆、綠豆、鷹嘴豆、菜豆和豌豆等豆類,既可以在倉內危害,又可以在田間危害。該昆蟲繁殖能力強,每頭雌蟲產卵平均96粒,平均28.5天完成一代,主要借助被侵染的豆類種子通過貿易、引種等形式進行傳播,是世界性的儲糧害蟲,由于其危害性大,被我國政府列為禁止進境的檢疫性有害生物之一。
早些時候,一艘臨時??亢iT港碼頭的入境貨輪引起了臺州海關注意。海關工作人員在對這艘貨輪實施登臨檢查時發(fā)現(xiàn),船艙內衛(wèi)生情況較差,設施老化失修。而在對貨輪的廚房、食品艙進行全面檢查時,工作人員發(fā)現(xiàn)廚房、食品艙的食品原料中有多種有害生物。
網(wǎng)絡圖
發(fā)現(xiàn)情況后,工作人員立刻將有害生物送到實驗室鑒定,鑒定結果顯示,這些有害生物有四紋豆象、米象、粉蠹、真菌等,海關工作人員介紹,四紋豆象是這些有害物中最為危險的,被列為禁止入境的重點檢疫性有害生物。海關人員當即對受染食品進行檢疫除害處理。
據(jù)了解,四紋豆象是一種危險的倉儲害蟲,是豆類生產和儲存的大敵。該蟲通過蛀食方式侵害倉儲種子,造成糧食大量減產,3個月可使豆類損失50%以上,受害的豆類不能作種子使用。
廈門海關提醒,國際航行船舶常年航行于世界各地,并在各個地區(qū)補充食品,尤其是干貨倉庫溫度濕度適宜,是食品艙中有害生物存在概率最高的區(qū)域。船方應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做好食品艙的日常衛(wèi)生工作,嚴防危險性有害生物擴散傳播,共同守護國門生物安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