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集裝箱班輪公司陸續(xù)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各班輪公司實際利潤高于往年同期。
展看下半年,由于市場不確定性仍然較高,因此,業(yè)界人士對各班輪公司的猜測有的樂觀,有的謹慎。馬士基將2020年EBITDA指導(dǎo)值從3月預(yù)估的55億美元進步到60億-70億美元;赫伯羅特的全年EBITDA猜測值保持在17億-22億歐元, EBIT為5億-10億歐元;ONE的猜測更為謹慎:公道猜測2020財年的業(yè)績?nèi)匀缓芾щy,因此,2020財年全年的猜測尚未確定。
分析班輪公司普遍盈利的原因,首先是善用運力治理,艙位利用率得到保障,并避免了惡性市場競爭。其次,由于油價暴跌,燃油價格降低,大大減少了班輪公司的運營本錢。
馬士基的報告顯示, 2020年第二季度的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較往年同期的14億美元相比,增長了25%,達到17億美元。盈利主要來自于核心業(yè)務(wù)集裝箱運輸,但箱量下降了16%。
此外,以星公司報告稱,2020年第二季度凈利潤為2530萬美元,國際物流,為2010年以來的最高季度凈利潤,而2019年第二季度的凈利潤為510萬美元。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打擊了世界貿(mào)易,尤其在第二季度,全球多地進進了封閉狀態(tài),這讓很大程度上依靠于消費水平的班輪公司面臨困境。但各上市公司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務(wù)數(shù)據(jù)顯示,盡管箱量和收進普遍有所下降,但班輪公司盈利能力在上升。
日本三大船公司合資的Ocean Network Express(ONE)今年第一季度盈利1.67億美元,而往年同期僅為500萬美元。但ONE在第一季度完成箱量為267.3萬TEU,與往年同比減少20%。
赫伯羅特報告稱,2020年上半年息稅前利潤(EBIT)為5.63億美元,高于往年同期的4.4億美元。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Rolf Habben Jansen表示:“總的來說,盡管受疫情影響,但我們上半年的表現(xiàn)還是不錯的。”
疫情期間,現(xiàn)代商船的24000TEU新船開始陸續(xù)投進運營,新船也帶來了利潤。與2019年同期虧損2007億韓元相比,該公司在2020年第二季度實現(xiàn)盈利281億韓元(合2300萬美元)。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lián)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