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交通運輸部、國家稅務總局發(fā)布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掇k法》一出,就在貨運物流市場引發(fā)了極大關注。
《辦法》的一大亮點在于,大達物流單號查詢 ,“鼓勵網絡貨運經營者利用大數據、云計算、衛(wèi)星定位、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資源,應用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和共同配送等運輸組織模式,實現規(guī)?;?、集約化運輸生產。鼓勵組織新能源車輛、中置軸模塊化汽車列車等標準化車輛運輸?!?/p>
就此來看,這將對技術型網絡貨運平臺企業(yè),特別是基于有用戶、數據、場景、技術優(yōu)勢的“互聯網+物流”企業(yè)帶來更大利好。
新的物流時代背景下,網絡貨運平臺如何規(guī)劃,助力實體經濟更好的發(fā)展?事實上,這個問題也代表了網絡貨運平臺需要體現的核心價值。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將技術與平臺運行實現深度融合, 增強平臺的核心技術優(yōu)勢是體現其核心價值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隨著貨運物流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也涌現出了一大批以技術見長的物流平臺,比如,傳化、滿幫、中儲智運、路歌等等,但是這些平臺的出發(fā)點及模式也各不相同。
需要強調的是,互聯網等先進技術應該更好地服務于物流場景,而不是用這些技術重構物流場景。從技術應用層面來說,貨運和客運看似一樣,實則完全不同。以網約車為例,互聯網客運平臺所涉及的數據技術聚焦于運力的運營調度,而貨運行業(yè)在運力調度之上,還需要針對場景進行大量的深度研發(fā),從貨值、貨重、貨物體積到車型、車重、車款與軌跡規(guī)劃,其場景研發(fā)都更為復雜。
從這一點來說,網絡貨運平臺要實現數字化目標,需要對物流場景、服務、結構擁有深厚的實體經驗積累。以傳化物流為例,其通過公路港與陸鯨平臺的結合實現了業(yè)務突破,其中公路港滿足了實體貨運場景,陸鯨平臺實現線上交易,傳化實現了線上線下全場景覆蓋。但是,從實踐來看,這兩者之間仍然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關系。
然而,從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及實際需求而言,網絡貨運平臺必須要呈現1+1﹥2的效果,河南物流網 ,實現線上線下的深度融合,即用服務補齊網絡技術的場景,用網絡技術提高場景服務的效率。同時,網絡貨運大數據還要具備反哺物流生態(tài)的能力,這其中涉及到車后市場、司機社群、物流金融及社會責任等多個維度。在這些方面,有些平臺企業(yè)已經進行了積極而有益的嘗試。比如,滿幫通過覆蓋車油、ETC等不斷完善車后市場體系,“卡友地帶”建立了卡車司機互助、交流、資源互換的平臺,各大銀行和保險企業(yè)推出了融資租賃、貨運貸、貨運險等金融服務和產品。再有,中儲智運發(fā)布的業(yè)內首個 “智援”應急物流調度系統(tǒng),在彰顯央企社會責任的同時,也體現了平臺在大數據應用方面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網絡貨運平臺所應用的各項新興技術中,大數據分析技術無疑具有基礎性的重要作用。網絡貨運平臺不僅需要通過大數據實現要素資源的精準配置、科學組織、合理調度,而且還要賦能供應鏈的發(fā)展。而作為業(yè)內擁有較為完善數據鏈的平臺之一,中儲智運在將大數據較早應用于應急物流領域之外,也實現了在物流指數方面的應用,其發(fā)布的《大宗物資道路整車運輸健康指數》,是國內第一個全面評估大宗物資道路整車運輸健康程度的綜合性科學指標,基于平臺海量數據實現對主要區(qū)域代表城市和線路的運輸情況進行多維度智慧診斷,全面科學反映道路運輸合理健康水平,為國家相關部門政策制定提供決策依據。另據了解,中儲智運還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整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yè)的物流數據,以此賦能供應鏈管理,為今后實現構建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的目標奠定基礎。
通過《辦法》的發(fā)布可以看到,國家對于“互聯網+物流”的支持力度正不斷加大,鼓勵通過“互聯網+”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同時,基于《辦法》正式施行后的行業(yè)未來趨勢,市場上網絡貨運平臺的發(fā)展重點也將轉向“數據+運營”,企業(yè)客戶在選擇平臺過程中將更加關心平臺的承運能力和線上線下的協(xié)同能力。
責編:張陽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
千航國際 |
國際空運 |
國際海運 |
國際快遞 |
跨境鐵路 |
多式聯運 |